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1手機革命大簡史


今天在電腦上發現的圖片,給大家參考手機的發展史,是不是很懷念以前的黑金剛呀!!現在想想,現今的生活因為手機加上無線網路,讓生活更便利了,看以前的科幻片,覺得裡面的產品好酷、好炫,現在這些電影裡面的產品,已經悄悄地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之中和以前電影裡面的未來世界相吻合了!而有了無線網路的發展,讓未來的產品設計想像空間變的更大更有趣了!
                                                         2011手機革命大簡史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Design Thinking

Design Thinking 是這幾天網上談的較多的一個詞,也許就和之前的 “Innovation Design”成為一個討論熱點。Design Thinking IDEO 總裁 Tim Brown 等提出,Tim Brown Blog 就叫做 Design Thinking,類似 IDEO 這些國際設計公司在多年前已經將設計公司的視角從單純的設計服務提升到戰略設計層面,那麼這個Design Thinking 裏或許就有他們多年實踐經驗可供借鑒。Design Thinking 這個詞直譯是設計思維(設計思想或設計導向),最近的紐約時報也以此為題向大眾介紹 Design Is More Than Packaging設計不只是一個外包裝。
設計不只是外觀,這種觀點對於設計師來說可以稱之為與生俱來,我們在開始接觸設計的時候,先輩已經對你說設計不只是設計外觀,在我們向其他人介紹的時候,不時也會強調這一點,但同時在現實中很多時候是衝突的,比如說事實上,我們真的只設計一個外觀,我們還處在外觀邊線的包圍圈中。
具體到某一設計,我們現在也處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之中,一方面我們用自己特殊的專業能力對待和處理著多種多重的問題,比如從市場開始,從企業,社會,人文,造型,材料,工藝,成本等等方方面面都經過考慮分析,外觀造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我們的設計結果通常是以外觀作為唯一因素,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產業、企業甚至消費者的影響,還有就是自身的原因。我們都能認識到所謂戰略設計的價值,我們也不甘心只做外觀設計,我們也希望將設計往縱深和廣闊兩個方向發展,但現狀是我們還在一個包圍圈之中。

Tim Brown Design Thinking 定義是: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可以描述成這樣的一種方法,運用設計師的感性和手段來滿足人們的需求,技術上可實現,通過可行商業戰略可將其(結果)轉化成消費者價值和市場機會。
單純的理論探討會很枯燥,或者說很難說清,或者說請了也沒用(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而IDEO以及其他公司、設計公司有可供對照的例子,比如我們提到的一些調研導向的設計,模式創新的設計,體驗性設計等。我想他們至於我們當前最大的借鑒意義就是跨過外觀這一步,無論是設計師、設計公司還是這兩者的客戶。 設計要縱深和廣闊兩個方向發展,是因為現在的需求也是在這兩個維度上發展,同時產業和商業也在拓寬和加深。設計很多時候是提供一種選擇,那麼這一種選擇是另外之一還是另外唯一就決定著設計的價值。
外觀的包圍圈是一道模糊又寬闊的邊線,有時我們已經踏出圈外,但是從總的來說,我們依然被包圍在內,這裏的外觀除了指產品造型,同時也代表著我們狹窄的設計面。從現狀來說,國外的設計、設計公司並不是都已經跨出這一步,我們的設計及設計公司雖然也有幾年,可與人家相比還是很非常年輕,但這並不能可以順勢推出我們還可以等上幾年,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我們等的結果除了追不上人家還追不上消費者,如果設計師、設計公司抱怨客戶,客戶會對你說你又沒說,所以我認為將妥協的原因推到客戶等外因是一種不作為的表現,因為外因已經不存在,消費者已經有了多元的以及深層次的設計需求,何況設計很多時候面對的是潛在需求
那麼怎麼跨過這一步,是這篇文章大家討論的主題,如果你認同它的必要性(緊迫性),如果不認同,也可以說說你的見解,當然認為你火星了,我們早就跨過這一步那就再好不過,歡迎分享你的想法。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談建立設計服務業的產業鏈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建立設計服務的產業鏈,從今年開始設計自己的產品以後,深深覺得現今的設計公司不能在只是傳統替人做設計服務的公司,從現今市場來看,設計服務產業也慢慢轉型成為成立品牌,成立通路平台的方向,這是設計服務產業的一個轉變,這樣是好的,但當中的辛苦也只有實際體驗過的人才能體會,但終會有市場飽和的情況,而我也不經意的開始想著,未來下一步的設計服務產業發展,或許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會有不同的想法。



資料來源吳台生

設計是不是一種產業?
最近跟友人討論,設計是不是一種產業?目前,設計服務業的規模都很小,所以從市調、創意發想,到繪圖、模型製作等都由都自己包辦。有些時候因時間或預算關係,設計案是採快速設計方式進行。個人認為企劃調查與行銷規劃這2項工作,一直無法再設計服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就是因為目前的設計業生態有問題。現在的設計業當然稱不上是個產業,但是設計業卻急需產業化。

為何要把設計業以產業方式來討論?
過去設計服務業的生態也僅於製造業主之間的溝通關係,為業主設計一個產品設計的解結方案是唯一的目標,所以設計作業的過程很單純。然而也就因為這樣,設計服務業變的類似OEM,所以的創意因素都取決於業主的決策,因此設計服務業無法發揮該有的專業度。另外,設計服務業如能建立產業價值鏈,將更能塑造專業度,進而開拓跨領域新服務市場

設計服務業並非無所不能
設計業從傳統的製造導向,進入瞭創新導向。設計過程的元素從造型、色彩,進入了新材質、服務模式及商業策略。現在的設計業已經無法獨當一面,必須整合其他專業領域共同合作。與其在市場上單打獨鬥,還不如聯合其他資源,聚焦本身的專業。我們可以從電影、唱片等產業裡看到產業發展的脈動。

設計業如何產業化
產業化是指某種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效益為目標,依靠專業服務和質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聽沒有喔! 簡單的說,在市場潛力條件好的狀況下,設計服務業者如果能夠進行專業分工,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則整體的服務能量將強大,而市場也將因此變得多元熱絡。

設計的價值鏈包含企畫、創意、數據、生產、行銷等。個人覺得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個整合代理、產品(服務)發行的企業來帶領這個設計產業鏈,無論針對一班消費者、企業客戶或是策略服務,只要操作好產業鏈上的各項資源,必能端出各式各樣的佳餚,符合市場的需要。


結論:建立的原因:
1.       建立一個專業分工的服務體系,強化整體設計服務的能量,擴大各領域市場。
2.       強化創意的上下游,包關企劃、技術、行銷及商業策略,實現創意最佳商品化。
3.       藉由專業分工體系,創造最佳服務品牌。
4.       開拓專業、分眾及創新服務新市場。
5.       一旦設計產業鏈建立平台後,不僅國內的供需可以充分流通,甚至國外的供需也可利用這個平台流通


原文出處: